读过这篇文章,你就可以去看《沙丘2》了

    来源:人气:476更新:2024-03-11 05:01:40

    补过本文再去看,观影效果更佳

    各位好,今天肩疼依旧,想要静养一下,正好明天《沙丘2》就上映了,索性发一下之前压箱底的对本作的解读文。作为美国科幻经典,《沙丘》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既闻名遐迩又很陌生。作品确实中掺杂了很多深层的西方历史、哲学、宗教甚至科学要素,没有好的解读的话很难看明白。

    两年前《沙丘1》首映时我写过一个解读系列的头,这次看反响吧,如果大家支持,我就一鼓作气把它写完。

    过去:驱逐人工智能的塔克文

    很多初看《沙丘》的朋友,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作品的设定观好怪:电影和小说描写的明明都已经是一万多年以后的远未来了,怎么里面的人物关系、服饰、社会制度等等反倒神似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



    你若是有这种观感,那就对了,因为在设定中的故事开场以前,作者虚构的人类确实发生过一次关乎人类命运的抉择——巴特勒圣战。

    在《沙丘》的设想中,人类社会在未来原本发展的十分迅速,距今约一两千年以后,就殖民了宇宙中的各个星系。但在漫长的星际航行当中,人类遇到了一个问题,宇宙系统过于复杂,想要完成星际航行就必须依靠人工智能精密而巨量的计算能力。但时间一长,人工智能就反客为主,反而奴役了全人类,人类进入了由人工智能统治的时代。



    这段历史用书中的说法就是:“很久以前,人们想要获得自由,便将思考交给机器去做。然而这只会导致机器奴役了我们”。

    但这种奴役却因为一个赌约被打破了

    有一天,主宰全宇宙的人工智能A和他的助手人工智能B打了个赌。

    多疑的人工智能B通过其惊人的演算力,判断出人类是不可信的,会起义推翻人工智能的统治。

    人工智能A说:肯定不会的,人类反不了天,离了我们,这么大的宇宙他们怎么管理呢?

    B说:老大,你不信啊!那咱试试吧?

    A说:试试就试试呗。

    后来的发展结果证明,果然是试试就逝世。

    当时人类社会中有一个半宗教半异能的势力,叫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这个姐妹会里的女性都是一群能遇见未来的女半仙。女先知们做过一个伟大的预言,说她们可以通过人工的优生优育诞育出一位“救世主”魁萨茨·哈德拉克(也就电影中主人公保罗神智不清醒时一直念叨的那个词)。



    预言说,这个人一旦诞生以后,就能够联通宇宙的时间与空间、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之就是牛x坏了,他一来,人类就不需要再仰赖人工智能来联系宇宙了,可以从此摆脱奴役。

    为了培育出这个“救世主”,姐妹会暗中搞了很多很多很多年。

    但是,就在这个“圣婴”马上就要生出来之前,刚才说的那个人工智能B跳出来,搞了一出人工智能流产,直接把孩子给打掉了。

    苦心培育多年的好白菜,突然就让电子猪给拱了,人类勃然大怒。于是在姐妹会一位名叫贞德·巴特勒的“圣女”的领导下,全宇宙的人类扯旗子造反,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巴特勒圣战”。



    这场圣战最终推翻了人工智能的统治。

    《沙丘》这个背景设定很有意思,因为它埋了不少历史梗。

    这里面有经典的希腊神话式的“预言自我实现”——人类本来不会反(或者说至少不会那么早反),但人工智能B“演算”出人类会造反,它为了验证自己的验算结果,搞了一系列动作,反而把人类给逼反了。

    还有基督教式的救世主剧情——一群受奴役的人预言会出现一个救世主,将他们拯救出苦难。结果人工智能采用了酷似《圣经·出埃及记》中法老王的方式,试图将这个“救世主”扼杀在襁褓中,结果适得其反。



    但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在这段《沙丘》前史当中,还埋藏着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罗马历史梗——人类驱逐机器人的这个过程与传说中罗马人驱逐国王高傲者塔克文的过程是非常相似的。

    在罗马上古史中,罗马人驱逐王政、建立共和制的导火索也是一个赌约。

    国王塔克文的儿子卢修斯·塔克文有一次跟朋友柯拉廷努斯打赌。柯拉廷努斯说我老婆鲁克丽丝是天下最贞洁的女子,不信你回去看,我出征在外的时候,她一定在家里安静的做针线。结果塔克文王子回到罗马一看,发现鲁克丽丝果然很贞洁、也很漂亮。于是见色起意把鲁克丽丝给奸污了。

    受辱的鲁克丽丝在控诉了塔克文王子的罪行之后愤而自杀。



    于是全罗马的人们都被这种暴行激怒了,不能容忍国王对他们这样赤裸裸的挑衅,他们宁可放弃王权统治带来的好处(城邦安全),也要赶走国王。

    从赌约开始,因挑衅而引爆,最终以统治者被推翻和驱逐而结束。《沙丘》前史的这段故事,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未来版的“驱逐高傲者塔克文”的故事。

    当然,就像罗马人驱逐王政,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样。《沙丘》世界中驱除了人工智能,制定了类似摩西十戒的“尔等不能制造与人相近的人工智能”的戒律后,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现在:尔虞我诈的中世纪2.0版

    “巴特勒圣战”之后,由于销毁了人工智能,人类无法再廉价而顺畅的在宇宙中自由航行、沟通,星际航行变得特别漫长、危险而又昂贵。同时,技术的发展也趋向于停滞,这一停滞就停了一万多年,造就了《沙丘》中那个类中世纪的世界。

    这个困境就又非常类似于罗马帝国末期基础设施崩溃,西方世界各地进入彼此难以连通困境中的“黑暗时代”——全球化断绝,技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急速倒退。



    于是一个同样十分“中世纪”的方法,也被重新应用了起来:分封。

    圣战中功勋最为卓著的科瑞诺家族直接化国为家,登基称帝。而几个立功的大家族则被分封到宇宙中各地,各管一摊。

    这其中,就包括小说的主角厄崔迪家族和哈克南家族。这两个家族在“圣战”中曾经是战友和上下级关系,因为一场战斗的意见分歧(要不要用20万人的性命换一场胜利?)闹得很不愉快,最终结为了不死不休的死敌。





    我个人猜想,《沙丘》这种驱逐机械暴君后三大家族崛起的故事,可能也是从罗马共和时代获得的灵感。小说中的科瑞诺家族、厄崔迪家族和哈克南家族,分别对应罗马历史上同样显赫的西庇阿家族、尤利乌斯家族和布鲁图家族。在正式开打之前,几个家族博弈主要场所也同样是帝国议会(元老院),最后几个派别矛盾无法调和,斗争公开化,帝国陷入内战,由一个父亲被阴谋杀害的“神选之子”复仇成功,重新建立了帝国新秩序。所有这些,都跟罗马前后三巨头的内战故事有神似之处。





    但不得不承认《沙丘》世界中,几个家族之间的具体斗争模式,还是中世纪式风格的,其中充满了中世纪欧洲的那种王权与算计。

    比如在电影版《沙丘》的开头,导演特地突出了一个细节。科瑞诺家族的皇帝因为忌惮主角厄崔迪家族功高震主,派使者千里迢迢跑到其主星(封地)上去宣旨,要他们家徙封。

    三个宫廷使者、不远万里,耗费数百亿帝国资金,跑来就为了宣读个诏书,很多人看这一段时就觉得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打个视频电话,或者邮件就解决了呢?

    理由还是那个——技术锁死之后产生的区域阻隔与沟通不便,当然更重要的是,皇帝要通过这种声势浩大的“宣旨”造成一种压迫感,逼厄崔迪家族就范。

    观影时请注意,当那位使在威风凛凛的宣完旨以后。其实还色厉内荏的问了公爵一句:请问你接不接受诏书?

    你要是不理解《沙丘》的背景设定,而过分了解中国史,看这段时估计都能笑喷了——皇上宣读个圣旨,怎么还问臣下接不接?

    试想一下,如果《沙丘》中的宇宙皇帝对封臣们有现代国家式的管控能力,或像中国古代帝王那样绝对的控制权,宣诏使者是无论如何没必要加这一句的。——你敢抗旨?皇上的御林军旦夕可到!借你个胆儿你敢吗?

    可是欧洲中世纪的封臣们就敢,因为他们知道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国王兴师动众的去镇压个叛乱太得不偿失了。所以只能凡事只能跟封臣们商量着来,且必须允许封臣们相对独立势力的存在。

    这一点,与离开人工智能之后沟通困难的《沙丘》世界是非常相似的。这个世界观中,宇宙就是处于一种既不分裂、也不统一的“欧洲中世纪状态”。



    理解这个背景设定,其实是欣赏整部《沙丘》系列故事逻辑的关键。

    所谓“大道隐,巧技出”。可以说,《沙丘》世界,是通过假设人工智能技术被锁死的方式,在人类的未来虚构了一个“中世纪2.0版”。

    而为了让这个“中世纪2.0版”变得更中世纪一些,作者还虚构了一种“能量护盾”的技术进步,这种能量护盾的特点就是“慢穿快不穿”,高速、高能物体会被护盾阻挡或发生随机爆炸,只有低速物体才能够穿过。于是热兵器都不管用了,人类重新回到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肉搏时代。



    大人,时代又变回来了!

    小说作者弗兰克·赫伯特亲口承认,之所以要补这个技术设定,就是为了让那种崇尚个人格斗技艺的“骑士”们能重出江湖。于是我们才能在电影中看到“海王”上演喜闻乐见的一个打十个。

    所以,《沙丘》其实是一本非常奇特的披着科幻外衣的中世纪小说。《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曾说自己在创作该书时对《沙丘》有不少借鉴,事实上也确实是。这里简单说几个他公开“致敬”《沙丘》的明梗吧:

    1. 看过电影后你会发现,《沙丘》中的前代公爵雷托·厄崔迪非常像《冰火》中的奈德·史塔克。



    这两人同样是正直、善良、勇敢、公正的一方诸侯和一家之主,但同样也都是开局就领了便当,为自己儿子未来上演复仇剧铺平了道路。

    2. 虽然故事的主线是“王子复仇记”,但《沙丘》中最终手刃仇人哈克南男爵的不是男主保罗本人,而是他的妹妹(电影中母亲杰西卡怀的那个孩子)艾莉亚·厄崔迪。艾莉亚这个名字《冰火》的读者应该很熟,它被安给了主角雪诺的小妹妹——艾莉亚·史塔克。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冰与火之歌》的小说还没写到结局,但西方读者和《权游》的编剧都猜的到乔治马丁最后一定会让艾莉亚手刃仇人的原因所在——这个致敬实在太明显了。

    未来:统治世界的美式神话

    《沙丘》中的过去是罗马式的、现在是中世纪式的,而故事中最为至关重要的商品“香料”,则带有典型的殖民时代味儿。

    前文说过了,在驱逐人工智能以后,星际航行所必须的计算能力不再那样简单易得,但人类幸运的找到了一种名为“美琅脂”(香料)的物质,服用这种物质之后,人类可以拥有预言、高速移动、超级力量、念动力等能力。于是一部分人类就通过服用“美琅脂”成为了“领航员”,他们其实是一种“人类计算机”,能够帮助宇宙飞船规划出安全的宇宙线路。

    于是“美琅脂”就变得非常之重要,“美琅脂”其实是沙虫代谢的产物,目前已知沙虫居住地仅有沙丘(也叫arrakis星),所以谁控制了沙丘,谁就控制了香料的生产,进而控制了人类的星际旅行,进而控制全人类。

    时下很多解读以沙丘的地貌,认为作者用“美琅脂”暗喻的是现代社会的石油。我觉得这个比拟并不确切,从“香料”这个别称你也可以看出,小说中的香料,比拟的应该是真实历史上大航海时代曾经让欧洲人为之疯狂的香料。

    小说中的香料其实是沙虫这种巨型生物拉出来的粪便。



    而在现实中,确实有一种原产自东方的香料名叫龙涎香(在西方被称为“灰琥珀”),它是鲸鱼这种巨型生物的粪便,人类却视之为比黄金更贵的宝物。



    龙涎香显然就是美琅脂的原型。同样的“视粪土为金钱”,这个梗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

    因为香料只在沙丘才产,所以各派势力都对这颗星球垂涎欲滴,并在小说中大打出手。这个过程无疑在映射欧洲列强在近代历史上为争夺殖民地展开的战争。

    尤其是哈克南家族在沙丘星球上那种武力镇压、暴力屠戮、只攫取资源而不了解当地土著的管理方式,与历史上(美国人认为的)西班牙和英国对殖民地的治理方式是十分类似的。



    而作为小说中的正面家族,厄崔迪家族带有非常鲜明的美国人自诩拥有的那种特点:施行“仁政”、摆出一副愿意了解当地土著的姿态,并幻想土著们会把自己当做“救世主”来崇拜。

    特别露骨的是,在《沙丘》第一部当中,作者采用了《阿拉伯的劳伦斯》式的处理,让主人公在沙丘这颗星球上“土著化”成为本地人,驾驭沙虫,最后带领本地的弗里曼人“闹革命”,推翻了敌对的哈克南家族的统治。



    后来类似的剧情又被《阿凡达》借鉴过去,成了一个在好莱坞用烂了的梗。

    这样情节处理是不是有些“西方式的一厢情愿”请大家见仁见智。但必须指出的是,小说《沙丘》的第一部问世于1965年,当时的美国,正在第三世界支持很多国家的自决独立。民族自决理念是美国的威尔逊总统在一战后提出,并在二战后正式得以全球范围内铺开的。当时从印度到非洲,大量的国家都在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和默许下从英法等老牌帝国的手中获得了独立。美国通过这种推动成功“兵不血刃”的解构了英国殖民统治体系。并进而从旧帝国手中接管了世界的霸权,这个过程与小说中保罗·厄崔迪“借”弗里曼人之手推翻宿敌哈克南、并瓦解旧帝国统治是很神似的。

    而一如小说中所说,当时的美国,梦想创造的是一个自己并不直接出手统治,却在自己隐形管理下存在的,“永远不会灭亡,永远不会过于聚拢,又不会过于分散的文明”。

    当然,身为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对于这个“美国梦”是有批判的。在后续的小说中,曾自信自己是“天选之子”的保罗·厄崔迪最终堕入了黑暗面。他的梦想只能交由其儿子去完成。

    而巧合的是,几乎就在同一时期,美国也正在遭遇越战的精神冲击。



    所以可以说,当时的美国人,可能很容易带入保罗·厄崔迪以及他的子孙们的那个角色。所以他们非常热读这本小说。

    厄崔迪家族对沙丘世界的梦想,其实就隐喻了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对现实世界的梦想。

    心理学家荣格曾有一个论断:神话,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

    这话是很对的,世界上,除了我们中国以外,大多数民族回忆自己的历史,并形成世界观,往往不是通过历史学习,而是通过他们神话故事(比如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对神话故事的再解读(比如德国的《尼伯龙根的指环》)。

    而对于美国这个在新大陆上建国的国家来说,它没有自己的历史记忆来打造神话,更无从获得重新解释神话的机会。所以只能乞灵科幻作品来代偿性满足之,所以的美国科幻文学特别的发达。从洛夫克拉夫特、到阿西莫夫、到海因莱因、再到《沙丘》的作者弗兰克·赫伯特,他们写作科幻小说的本质,其实都是在书写一部“美式神话”。

    而作为小说的《沙丘》,毫无疑问非常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本文我们仅从历史观来看,就发现它几乎暗喻和囊括了整个(美国人视角中的)人类文明史:一个古希腊、罗马式的过去,一个中世纪的现实和一个符合美式政治理想的未来。

    在战后美国科幻文学史上,《沙丘》是第一部做到这一点的小说,也是做得最完美的一部。所以英国科幻作家克拉克曾说:“《沙丘》之于科幻,就像《指环王》对于奇幻一样。”这话是很对的,托尔金在写《指环王》时,就曾说自己是想为没有神话的英国人用奇幻的方式编写一套现代神话。而《沙丘》无疑是用科幻的方式为美国人做到了这一点——它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美国现代神话。



    这就为什么这样一部今天看来很不好读的小说,在1965年刚刚问世之后,立刻在美国热卖,成为了第一个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双冠王,它确实找准了那个年代美国人的“集体潜意识”。

    这也是为什么《沙丘》这部电影难拍的原因之一,凝结民族潜意识的神话一定是最难拍摄的,德国人拍不好《尼伯龙根的指环》,宝莱坞没有哪个导演敢尝试《罗摩衍那》,咱中国人也没有哪位导演敢拍《大禹治水》……民族神话对于一个民族来讲都太宏大,太庄重了,一个拍不好就很容易拉胯。

    而具体到维伦纽瓦执导的这部电影版《沙丘》,我反倒觉得还不错,很多差评说维神将《沙丘》中的文戏删减到了最低,导致小说前半部分最吸引人的“谁是叛徒”的悬念被淡化的几乎看不见了,电影的剧情张力也随之消失,成了一部“两个半小时的预告片”。

    但我反倒觉得,维伦纽瓦这样的处理其实是成功的。因为对于《沙丘》这种量级的“美式神话”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剧情张力,而是那种有类史诗般的庄重感,而维版《沙丘》利用考究的光影,宏大的特效,巧妙的运镜和震撼的音效非常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



    读者们下一次去看这部电影时可以去注意一下一个细节:这部电影中的大部分场景,人物在说台词的时候是不做动作的。这种类似话剧、歌剧的手法显然是导演在有意烘托这种庄重感。

    或者说的简单些,对于《沙丘》来说,开篇第一部最重要的是拔范儿,而维伦纽瓦在这一点上做的几乎可以打满分。想想《指环王》,第一部其实也是这么个感觉。所以期待下一部吧,估计一定会有的。

    全文完

    Copyright © 2020-2021 

    统计代码